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袖状胃切除术患者胃食管反流病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代谢病专家工作组,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食管反流疾病诊疗外科专家工作组, 日本肥胖治疗学会, 韩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学会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2): 57-74.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2.001
    摘要 (58) HTML (2) PDF (1129 KB) (12)

    病态肥胖及其伴随疾病已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严重公众卫生问题之一,而减重代谢手术到目前为止仍是长期控制体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在所有的减重术式中,袖状胃切除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但它并不是完美的术式。术后可能加重原有的或出现新发的胃食管反流病一直是这种术式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而且目前关于袖状胃切除术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方面还缺乏高级别临床实验的证据。因此,由国内四家减重手术中心发起,来自中日韩三国的41位在减重代谢手术及胃食管反流诊治上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以Delphi法来达成袖状胃切除术患者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的共识。本共识中共59个征询问题,其中44个达成共识。期待本共识不仅能作为临床诊治的参考依据,也能为未来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更多可能的方向。

  • 2.
    伏诺拉生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贺欢, 孔文洁, 高峰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6-10.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2
    摘要 (44) HTML (3) PDF (558 KB) (6)
    目的

    对比伏诺拉生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明确诊断为重度反流性食管炎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伏诺拉生、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并在治疗4及8周行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评价临床症状及有效率,治疗8周后复查胃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

    结果

    伏诺拉生组4、8周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90.00%,艾司奥美拉唑组分别为63.33%,86.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伏诺拉生组、艾司奥美拉唑组内镜下黏膜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伏诺拉生、艾司奥美拉唑均可以有效改善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和促进黏膜愈合。

  • 3.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进展
    庄茜钧, 江典轩, 肖英莲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2): 75-80.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2.002
    摘要 (37) HTML (0) PDF (1008 KB) (1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在中国,GERD的患病率高达8.7%。由于GERD临床表现多样化,其诊断对于临床医师是一大挑战。中国指南提出洛杉矶B级及以上食管炎或食管酸暴露百分比超过4%可确诊GERD。另外,尽管抑酸药物是GERD的一线治疗方式,但仍有高达50%的患者服药后症状无法有效缓解。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选择接受内镜下抗反流手术,但是一部分患者术后仍需服用抗反流药物甚至接受二次手术以控制GERD症状。本文总结了目前中国GERD的诊断和治疗现状,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参考。

  • 4.
    内镜下胃食管松弛程度在胃食管反流病筛查中的应用
    王文娟, 张翠, 高晨, 文敏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11-17.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3
    摘要 (29) HTML (1) PDF (882 KB)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胃食管松弛程度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筛查中的应用,从而为GERD的早期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方法

    选择兴义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消化内科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GERD问卷(GERD-Q)评分、胃镜检查、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食管高分辨率测压检查,分析内镜下胃食管松弛程度在GERD筛查中的作用。根据是否发生胃食管反流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未发生组82例,发生组116例。

    结果

    2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胃食管弛程度、GERD-Q评分、食管高分辨率测压、食管pH阻抗监测值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胃食管松弛程度级别、食管炎级别高于未发生组,发生组患者食管裂孔疝发生率高于未发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胃食管松弛程度均为患者胃食管反流是否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胃食管松弛程度与GERD-Q评分、食管高分辨率测压、食管pH阻抗监测、食管炎分级显著正相关(P<0.05)。BMI曲线下面积为0.713,P<0.001,灵敏度为0.759,特异度为0.598,临界值为22.445;胃食管松弛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709,P<0.001,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573,临界值为1.450;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72,P<0.001,灵敏度为0.586,特异度为0.829。

    结论

    内镜下胃食管松弛程度与GERD的发生具有明显关系,可用于GERD的筛查。

  • 5.
    腹腔镜前180°胃底折叠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9例临床分析
    吴瑜, 王玉, 荀敬, 郎琳, 王宏磊, 姚希, 高琪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2): 85-90.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2.004
    摘要 (26) HTML (0) PDF (750 KB)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前180°胃底折叠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接受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的8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术后6、12个月随访。比较术前、术后反流症状评分(GERD-Q)、生活质量评分(GERD-QOL)、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情况。

    结果

    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5.3±6.5)min,术中平均出血(10.7±5.30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3±1.67) d;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GERD-Q和GERD-QOL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1年内随访GERD-Q量表提示疗效满意率达88%。

    结论

    腹腔镜前180°胃底折叠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6.
    胃袖状切除术联合膈肌脚塑形术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詹崇文, 汪洁, 沈奇伟, 花荣, 姚琪远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1-5.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1
    摘要 (26) HTML (1) PDF (544 KB) (3)
    目的

    评估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联合膈肌脚塑形术对LSG术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33例接受LSG或LSG联合膈肌脚塑形术的并按时完成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LSG组18例,LSG+膈肌脚塑形组15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减重效果及GERD情况。

    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增加戳孔或中转开腹的情况,未出现大出血、肠道损伤等术中并发症。LSG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7.06±23.28)min,术中出血量为(34.72±19.59)ml,术后住院时间为(3.44±0.78)d;LSG+膈肌脚塑形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0.33±14.82)min,术中出血量为(31.33±5.16)ml,术后住院时间为(3.47±0.74)d,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EWL和%TW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G组GERD-Q评分为(6.89±1.53)分,LSG+膈肌脚塑形组为(6.80±1.37)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G组GERD-Q评分≥8分的患者共5例(27.78%),LSG+膈肌脚塑形组中有4例(26.67%),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EWL和%TW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G组患者GERD-Q评分为(6.06±0.24)分,LSG+膈肌脚塑形组为(6.40±1.12)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G组GERD-Q评分≥8分的患者共0例(0.00%),LSG+膈肌脚塑形组2例(13.33%),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SG联合膈肌脚塑形相较于LSG并不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并发症以及影响术后康复,且对LSG术后GERD情况无显著影响。

  • 7.
    无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罗媛元, 曾欣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40-43.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9
    摘要 (18) HTML (1) PDF (517 KB) (2)

    无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在中医针灸和电针刺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经调节治疗术,具有调节迷走神经活性、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拮抗炎症、改善食管屏障功能等作用。无针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无创、安全、经济、便于自我管理等优势,近年来应用于多种炎症性疾病及胃肠动力疾病中。本文综述无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方法、原理、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结果,以助该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 8.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分析中的应用
    杨美琳, 张高松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27-30.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6
    摘要 (17) HTML (0) PDF (459 KB) (4)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HRM)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分析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新昌县人民医院接受PECC的61例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内镜下Hill分级、HRM检查及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PECC术治疗GERD疗效满意度的相关性。

    结果

    Hill分级为Ⅰ~Ⅲ级患者的Hill分级情况、食管下括约肌长度、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与治疗满意度无相关性(P>0.05),食管体部蠕动功能及SAS、SDS评分与治疗满意度具有相关性(P<0.05)。SAS、SDS评分正常的患者食管体部蠕动功能与治疗满意度具有相关性(P<0.05),而SAS和(或)SDS评分异常的患者食管体部蠕动功能与治疗满意度无相关性(P>0.05)。

    结论

    Hill分级为I~III级是PECC术治疗GERD的适应证之一,患者食管体部蠕动功能和精神心理因素是PECC术治疗GERD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HRM检查在PECC术前评估和术后疗效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9.
    调贲降逆颗粒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气上逆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陈俊玲, 张荣, 刘慧敏, 茹仙·古丽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18-22.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4
    摘要 (16) HTML (1) PDF (593 KB) (3)
    目的

    观察调贲降逆颗粒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胃气上逆证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中医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GERC患者且中医辨证属胃气上逆型的4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治疗组患者给予调贲降逆颗粒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疗程均为4周。使用简易咳嗽程度评分表(CET)评估2组治疗前后GERC咳嗽严重程度,采用GERD-Q量表评定胃食管反流情况,并对中医症状、复发率、安全性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CET评分、GERD-Q量表积分、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CE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0±1.81)比(11.15±2.16)分,P<0.05];治疗组患者GERD-Q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0±1.43)比(6.60±2.01)分,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40%,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单用相比,调贲降逆颗粒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对GERC胃气上逆证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 10.
    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郎琳, 吴瑜, 王玉, 姚希, 荀敬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2): 81-84.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2.003
    摘要 (14) HTML (0) PDF (722 KB) (3)
    目的

    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38例)和传统腹腔镜手术(4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临床终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与传统腹腔镜组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是安全有效的,其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对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无明显差异。

  • 11.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心房颤动、酸反流及食管运动特征的相关性
    古丽尼格尔·吾布力, 印纹源, 冯艳, 买买提·依斯热依力,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夏木西娅·哈德尔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31-3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7
    摘要 (14) HTML (1) PDF (694 KB) (4)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心房颤动(AF)、酸反流及食管运动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因GERD和AF以及疑似GERD合并AF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符合GERD和AF典型症状及诊断标准的患者,进一步分为非GERD组、GERD组、AF组以及GERD合并AF组,每组患者40例。根据样本量估算公式,取95%CI,检验标准α=0.05、检验效能1-β=0.80推算,需要完成有效样本40例。收集4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自测量表(GERD-Q)、Demeester系统评分、高分辨率测压(HRM)、24 h动态心电图和胃食管内镜检查结果。

    结果

    GERD组和GERD合并AF组在GERD症状评分,食管近端弱酸反流(%)、食管近端酸反流(%)及DeMeester评分等指标,与非GERD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分析显示,与非GERD组相比,GERD组和GERD合并AF组食管上段括约肌(UES)静息压、食管下段括约肌(LES)静息压及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等指标显著下降(P<0.05);GERD组、AF组以及GERD合并AF组心率以及QT离散度(QTd)水平均显著大于非GERD组(P<0.05),且非GERD组心率水平显著小于GERD组(P<0.05);GERD组、AF组以及GERD合并AF组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水平均显著高于非GERD组(P<0.05);GERD组和GERD合并AF组胃食管内镜下黏膜炎症大小均明显大于非GERD组(P<0.01)。

    结论

    AF、酸反流和食管运动特征与GERD具有明显相关性,GERD加大了AF发生率、明显增加了食管酸暴露,改变了食管的运动特征。

  • 12.
    食管裂孔疝3D打印Dry Lab模型在腹腔镜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王志, 曹强, 李赞林, 李义亮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37-39.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8
    摘要 (12) HTML (0) PDF (425 KB) (7)

    食管裂孔疝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目前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为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该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基本功要求高。3D打印模型的腹腔镜下手术培训,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与实践操作之间的不足,不再受培训场地及时间上的限制。我中心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食管裂孔疝修补Dry Lab模型,对外科医师进行培训,为手术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保证。

  • 13.
    基于问题的学习联合基于案例的学习教学法在提升医学留学生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效果研究
    贺湘焱, 路阳, 阿力木江·麦斯依提,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李鹏, 叶勒丹·马汉, 李义亮, 买买提·依斯热依力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23-2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05
    摘要 (10) HTML (0) PDF (469 KB) (3)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联合基于案例的学习(CBL)教学法在提升医学留学生在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效果研究。

    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的9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CBL+PBL组, 45名)和对照组(“以外科教师授课,以留学生听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组, 45名)。比较2组在外科领域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差异。

    结果

    在基础理论考试方面,研究组的留学生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72.15±8.85)分;临床技能考核方面,研究组的留学生平均成绩也明显优于对照组(76.34±9.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学习兴趣、文献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4个方面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留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为100%,对照组留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为86.67%。

    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医学留学生对普外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留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训效果。

  • 14.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路径+量化评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马建惠, 韩琦, 李韶玲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53-5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12
    摘要 (8) HTML (0) PDF (512 KB) (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路径+量化评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信封法”,开展规范性分组处理,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ERAS护理路径+量化评估方案落实,对比2组的应激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2组护理前的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观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3.33%)显低于对照组(20.00%),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龄患者开展ERAS护理路径联合量化评估的手术室护理模式能进一步减轻其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15.
    重新认识Toupet部分胃底折叠的临床价值
    潘佳豪, 高木超, 牛峻坚, 顾丽杰, 朱君尧, 张伟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2): 107-109.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2.009
    摘要 (7) HTML (0) PDF (576 KB) (3)

    根据胃食管反流病"双括约肌"抗反流屏障原理,重建抗反流屏障包括修补加强食管裂孔和构建胃底折叠圈两个步骤。Nissen观察到食管内翻缝合的方法有利于降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而提出了经典的360°Nissen胃底折叠术。为了降低完全折叠后出现的吞咽困难,部分折叠的术式应运而生。针对部分折叠是否存在抗反流屏障过弱,以及是否应根据患者食管动力结果选择折叠方式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而且Toupet在早期荟萃分析中所占比例也偏低。但随着近期高质量文献的发表,我们应当重新认识以Toupet为代表的部分折叠术式的临床价值。

  • 16.
    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蒋琦, 刘卫东, 艾合买江·库尔班江, 惠文佳, 张梦霞, 李紫琼, 高峰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2): 95-99.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2.006
    摘要 (6) HTML (0) PDF (777 KB) (4)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反流性食管炎(RE)临床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及血清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80例为研究对象。按Hp抗体分型测定分为Ⅰ型Hp感染组、Ⅱ型Hp感染组和阴性组,分析各组间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指标。

    结果

    RE患者的Hp感染率为20.35%。Ⅰ型Hp感染组的典型和非典型临床症状均高于Ⅱ型Hp感染组(P均<0.05);Ⅰ型Hp感染组病理严重程度高于Ⅱ型Hp感染组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型Hp感染组与Ⅱ型Hp感染组和阴性组比较,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比值比和胃泌素17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RE患者Hp感染率较低,不同类型Hp现症感染对RE疾病的发展存在差异。

  • 17.
    术中体温水平对代谢综合征合并胃食管反流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联合胃底折叠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程晨, 赵从, 蒋媛, 张丽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47-52.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11
    摘要 (6) HTML (1) PDF (677 KB) (1)
    目的

    探讨术中体温水平对代谢综合征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联合胃底折叠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188例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合并GERD并且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联合胃底折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术中体温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中体温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并发症组患者的术中体温水平低于非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48 ℃±0.24 ℃比36.67 ℃±0.22 ℃; 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中低体温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并且术中体温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0.7。

    结论

    术中低体温是代谢综合征合并GERD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联合胃底折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术中体温水平对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18.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
    韩琦, 马建惠, 李韶玲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2): 110-114.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2.010
    摘要 (6) HTML (0) PDF (753 KB) (2)
    目的

    总结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胆囊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并胆囊切除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常规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6.94±23.00)min、术中出血量(49.8±26.15)ml、平均住院时间为(6.52±1.07)d;干预组患者分别为(93.84±7.13)min、(39.00±12.98)ml、(5.94±0.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护理满意度为90.0%,观察组组分别为2.0%、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并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医护良好配合缩短了手术时间,且安全性高、疗效好,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切口恢复美观术后美学的需求,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19.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袖胃移位一例
    储宇霄, 花荣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1): 44-4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1.010
    摘要 (5) HTML (0) PDF (671 KB)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文献报道,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超全国人口的50%。而减重手术已被证明是体质量减轻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最有效手段。常见的减重手术方式中的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LSG),因其减重效果佳,安全性高及操作简单,已经占到了国内全部手术的87.8%。但LSG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切缘出血、胃漏、狭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复胖等;术后新发食管裂孔疝,作为一个被低估的问题,随着LSG的大量开展,也应该引起减重外科和疝外科医师的更多关注。在此,本文报道1例在LSG术后食管裂孔疝导致袖状胃上移至胸腔,从而导致术后长时间难以缓解的GERD的病例,旨在为LSG术后袖胃移位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20.
    食管裂孔疝全周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及典型案例
    彭程, 郎琳, 吴瑜, 袁红霞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4, 11 (02): 104-10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4.02.008
    摘要 (5) HTML (0) PDF (880 KB) (3)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临床发现,在术前和术后应用中医治疗,疗效较为满意。在围手术期经过辨证,应用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可改善术前术后患者临床表现。通过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可以全方位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结构与功能,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阅读排行

更多